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文/杨国英

风雨连天,

凄冷异常。

史诗级的股汇双杀,已经给凄冷的市场,蒙上了一层超级阴影。

今天,股汇继续遭遇双杀。

今天,人民币大跌,彻底跌破7.36关口,直接创下近10个月的新低。

今天,股市也下跌,跌幅虽然不大,但是,这是在北向资金暂停交易情况下的下跌,且距离击穿8月25日的低点,也仅剩下一步之遥。

事实已在证明,一个极其艰难的时刻到来了

在过去一个月,我们启动了史无前例的政策维稳,包括股市和楼市。

针对股市,调降印花税、限制大股东减持、IPO缓减等等,我们能给股市的直接优惠政策,现在差不多都给足了。

针对楼市,降房贷、降首付、降购房门槛、认房不认贷等等,我们能给楼市的直接优惠政策,现在几乎全部都给到位了。

但是,在一切几乎全部给到位之下,当下我们依然面临失控的窘境。

股市在失控,接下来将再次濒临3000点保卫战。

汇市在失控,接下来将超大概率会创下过去13年的超级低点(2007年)。

中国的资产价格在失控,接下来只要结合汇率差,我们的资产价格(包括股市、楼市和其他资产)均有可能进入罕见的失控区间。

一切的资产,一切的财富,均处于失控的边缘,这就是当下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所面临的险境。

当下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正面临的险境,有其外部的险恶环境。

这一外部的险恶环境,核心是由美国的超高利率差引发的。

美国的超高利率差(美元利率超过人民币利率至少2.5个百分点),最近一年多,一直飘忽在中国上空,并已经事实成为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的超级阴影。

在这一超级阴影的上空,是美国挥起的沾满鲜血的屠刀;在超级阴影的下方,是我们失控的汇率和失控的股市,是慌张而又无可奈何的投资者,他们皆无力瘫倒在地,任人欺凌和屠宰。

因为,在美国的超高利率差之下,不仅外资持续在撤离,而且,内资也在摇摆之中,不间断地在合法或非法地流出,毕竟,不管是合法流出,还是非法流出,只要流出去,就可以直接享受当下超过2.5%的超高利率差收益。

当下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正面临的险境,也有其内部的结构性困境。

我们内部的结构性困境,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的超高宏观负债杠杆率。

关于我们的超高宏观负债杠杆率,今天我就不再复述了,差不多高达300%左右,全社会负债总规模差不多高达350万亿左右,两者当下均高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第二位。

在这一内部的结构性困境之下,即便抛开美国超高利率差这一锋利的屠刀,我们自身的维稳均已然难上加难,尤其是巨额的地方债务危在旦夕,而要解决本已危在旦夕的地方债务,当下我们就不能不支撑房地产和楼市。

否则,地方的财政收入如何相对平衡(卖地收入)?否则,地方的存量债务会不会随时崩溃(以不动产和土地作为抵押物的城投公司)?

当下的外部境对我们的冲击是巨大的。

当下的内部境对我们的维稳是艰巨的。

何况,当下我们是外部险境与内部险境叠加呢?

内外双重险境的叠加,现在向我们事实宣告的,不仅是一场一般意义的资本保卫战,而是一场恰如其分的生死存亡之战。

所以,在身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也必须紧张起来。

在身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不能再让股汇继续这样双杀下去。

从严谨的金融学角度,汇市(汇率)下跌,事实是让包括股市在内的资产价格更具有性价比了,同样,股市下跌,事实也是让汇市(汇率)更具有性价比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

举例说明,去年2月份1美元可以兑换6.3元的人民币,但现在1美元可以兑现接近7.4元的人民币了,现在美元更值钱了,自然可以购入更多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包括股市在内的资产了——与之相对应,我们的股市,相比美元外资而言,难道不应该更具性价比吗?!

最恐怖的就是股汇双杀。

股汇双杀,本质就是一国经济和金融系统风险急速上升的信号。

股汇双杀,是即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了,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也依然撑不住,也依然下跌。

比如,去年,日元汇率是跌得很厉害,差不多暴跌了30%,但是,同期日本股市并没有发生明显下跌,基本上撑住了。

但是,现在,我们不仅汇率在跌,而且资产价格也在跌,这就很令人为之揪心了。

所以,在政策出尽之后,当下我们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一次寻常之战了,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生死存亡之战。

而且,事实上,这场生死存亡之战,现在越来越临近倒计时。

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

1,中国最新外汇储备规模公布

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1601亿美元,较七月末下降442亿美元。

对于此次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局解释,这并非因我国主动减持,而是因为受到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以及8月美元指数上涨,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

此外,我国8月贸易顺差较7月有所下行,创出3个月新低,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外汇储备的支撑力度。

展望未来,预计9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将维持在较高位置,美元指数也将保持强势,综合来看,9月我国外汇储备缺乏大幅上行的基础,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因此我国外汇储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外汇局官网当天也公布了中国黄金储备,截至8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报6962万盎司,较上月上升93万盎司,连续10个月上升。

而黄金储备的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2022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大幅增加黄金储备。

2,两个交易日,苹果市值蒸发1900亿美元

昨晚,苹果股价盘中一度跌超5%,连续两天遭到投资者抛售,累计下跌超过6%,市值蒸发1900亿美元,并且随着苹果股价的下跌,苹果在各大洲供应商的股价在周四的交易中也在走低。

此次苹果之所以突然遭遇抛售,是因为近期市场出现了多个对苹果不利的因素。

首先,欧盟于周三正式通过了《数字市场法案》,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大型科技公司展开了打压。

其次是,美国知名分析师Martin在报告中写到,苹果公司缺乏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的战略,这可能使其在人工智能大潮中面临风险。

第三是在中国市场,传闻政府正在扩大禁令,iphone手机在很多场合将被禁用。

第四是,下周公布的iphone15系列手机,将与目前卖爆的华为手机形成激烈竞争。

最后,市场担心美国经济保持弹性将迫使美联储加大对抗通胀的力度,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呈上升状态,对美国股市构成冲击。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苹果遭到市场抛售,并对相关产业链带来影响,而我们认为面对中国制造的崛起,未来,国产手机无疑将不断侵蚀苹果的市场份额,叠加人工智能的崛起,苹果的地位很可能受到挑战,并由此引发整个供应链的衰退。

3,上市公司实锤,上市首日就能融券卖出流动市值12%

近日,有投资者询问上市公司,“公司上市第一天融券即达9千多万,占流动市值12%,是哪里借来的券?”。

对此,上市公司盛邦安全回应,根据转融通业务的相关规定,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可以按规定借出获得配售的股票。

此回应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即上市公司首日融券交易的券源来自于战略投资者的转融通业务,而这种操作,相当于开盘首日处于限售期内的战略投资者手中的股份就可以获得减持,而开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无形中成为了“接盘侠”。

我们认为,战略投资者可在限售期内借出配售的股票,是一个很不公平的制度漏洞,这让本不该进入流通市场的股份间接流入了市场,如果上市公司的发行价格非常高,那么未来这些股票将面临着巨大的回撤风险。

并且,这种新股很可能成为量化交易实施动量策略(涨了追涨,跌了杀跌)的标的,一定程度上不仅起不到提供流动性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挤兑流动性,因此,这种制度漏洞需要引起监管机构的重视并加以修正,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大数据复盘北上资金历年操作发现,北上资金整体业绩跑赢沪深300指数,但目前持仓个股浮亏占比约6成

一直以来,北上资金被当作“聪明资金”,一举一动都备受投资者关注,然而从北上资金历年操作发现,北上资金并不一定“聪明”,虽然整体业绩跑赢沪深300指数,但目前持仓个股约有六成都处于浮亏状态。

观察北上资金在A股市场中地位,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话语权”也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北上资金持仓总市值为2.37万亿元,占流通股总市值为3.36%,远低于公募基金5.51万亿的市值以及7.8%的市值占比,由此可见,相较于A股的机构投资者,北上资金的“话语权”较为有限。

而北上资金之所以有“聪明资金”的说法,是因为在2019-2021年间,北上资金的流入趋势与指数的走势恰好同步,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但近年来,沪深指数呈下行走势,期间北上资金却仍保持净流入状态。

此外,从胜率来看,截至8月底,北上资金共计持有2700多只的股票中,其中1600多只个股出现浮亏,占比约6成,北上资金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是,2017年3月至今,北上资金年化收益率达到3.4%,高于沪深300指数1.43%的年化收益。

综上所述,北上资金并不如人们认为的那样“聪明”,其风向标的意义也较为有限,并且,北上资金作为国际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集合,其成分多样、结构复杂、投资风格各异,整体流向实际上是各类资金博弈的结果,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对A股走向的影响。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